喜马拉雅西北部逆冲带的地壳电性结构
详细信息   
摘要
印度板块北部地形起伏较大的喜马拉雅山地区由几个构造互异的地质单元组成,依地形高、低把喜马拉雅碰撞带分成低喜马拉雅和高喜马拉雅。为了研究与主要逆冲带(含主缝合带MCT和主边界带MBT)有关的地壳电性结构,沿Rohtangpass(海拔4 000 m)到Mandi(海拔400 m)剖面进行了MT探测。通过对16个测点观测资料的分析和考虑地形的二维反演,获得了沿剖面的二维电性结构。电性结构显示,在Chail和主逆冲边界带下方,东西走向的缝合带突然转向北。在下喜马拉雅的Rampur区段的元古代基底为范围较大的高阻体,而浅部地壳被逆冲带分成向北倾的电导性块体和电阻性块体。Chail逆冲带东侧低喜马拉雅Rampur区段的推挤和它西侧的基底脊柱体导致主边界带及相关的逆冲带(Kangra拐角)向北转弯,Kangra拐角处的应力可能是由于西侧基底脊柱体进入到Kangra区引起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