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荆门-当阳盆地上三叠统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陈留勤;赵亮东;段凯波;霍荣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3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荆门-当阳盆地;上三叠统;露头;层序地层
  • 起始页:46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海相前瞻性项目(YPH08009)。
  • 刊名:石油天然气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管单位:湖北教育厅
  • 主办单位:长江大学
  • 主编:胡文宝
  • 地址:湖北荆州
  • 邮编:434023
  • 电子信箱:xb_syb@yangtzeu.edu.cn
  • 网址:http://qks.yangtzeu.edu.cn
  • 卷:31
  • 期:03
  • 期刊索取号:P452.06619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应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荆门-当阳盆地上三叠统两条实测剖面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和层序地层划分,同时分析了沉积相迁移规律、层序界面类型、层序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荆门-当阳盆地厚度约为1200m的上三叠统可以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TS1、TS2、TS3和TS4)。层序界面类型主要有不整合面、岩性岩相转换面、河流冲刷侵蚀作用面等。从TS1-TS2到TS3-TS4沉积物组构从低能到高能的变化,表明层序发育特征受构造、古地理、古气候等因素的共同控制,研究区经历了从湖沼体系到冲积体系的转变。九里岗组以湖沼体系薄基底型含煤细粒沉积旋回为特征,盆地物源供应相对不足;王龙滩组以发育冲积体系厚基底型砂岩为主的沉积旋回为主,代表构造活动加强,盆地处于过饱和状态。更多还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