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藏冈底斯甲马和南木矿床流体包裹体SR-XRF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连玉;徐文艺;杨丹;陈伟十;曲晓明;陈栋梁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产资源研究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1
  • 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束分析;甲马矿床;南木矿床;冈底斯
  • 起始页:185
  • 总页数:14
  • 经费资助:科技部“973”计划资助项目(2002CB412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03008);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开放课题
  • 刊名:岩石矿物学杂志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
  • 主编:沈其韩
  • 电子信箱:E-mail:yskwzazhi@sohu.com;yskw@chinajournal.net.cn
  • 卷:27
  • 期:3
  • 期刊索取号:P306357-1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对西藏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中甲马和南木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开展了系统的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微束原位无损分析,结果显示:甲马矿床流体包裹体中高Cr、Pb,低Ni、Fe,且存在高于地壳丰度的Pt、Ir含量异常;南木矿床流体包裹体中高Cr、Cu、Pb,低Ni、Fe、Zn,晚期有Au富集,Cu倾向于在高盐度流体中富集。甲马和南木两矿床成矿流体中元素的原始地幔标准化模式与两矿区的成矿斑岩大体类似,显示出两矿床与区内斑岩在物质来源上具有亲缘性,幔源和壳源物质共同参与了成矿。但Cr含量的差异也显示出,尽管成矿流体与斑岩岩浆可能都起源于深部,但二者在演化上是平行的。对于甲马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SR-XRF原位组成分析以及显微测温结果不支持喷流沉积成因观点。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