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喀斯特地区黄壤和石灰土剖面化学组成变化与风化成土过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刘文景;涂成龙;郎赟超;冯家毅;李龙波;汪齐连;刘丛强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85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喀斯特地区;黄壤剖面;石灰土剖面;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成土过程
  • 起始页:271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6CB403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40721002);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
  • 刊名:地球与环境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73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编:欧阳自远
  • 地址:《地球与环境》编辑部
  • 邮编:550002
  • 电子信箱:dqyhj@mails.gyig.ac.cn
  • 卷:38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06141-16
  • 数据库收录: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黄壤和石灰土剖面土壤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提供了有关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的信息。所研究的土壤相对于上地壳普遍富集P和Mn,而亏损Na、K、Ca、Mg元素。与黄壤相比,石灰土具有较高含量的K、Rb和较低含量的Sr元素,同时具有较高Th/Ta,Rb/Sr比值和CIA的特征,指示两类土壤成土母质的差别和石灰土较强的风化程度。不同地区同种类型土壤以及同一地区不同类型土壤的化学组成具有显著差别,反映了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土壤在成土母质、风化成土过程和程度上的差异。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