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疆柯坪二叠纪层状玄武岩的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余星;陈汉林;杨树锋;厉子龙;王清华;李兆恒
  • 单位1: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单位2: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发育特征;柯坪玄武岩;岩浆演化;地质意义;二叠纪;塔里木盆地;新疆
  • 起始页:127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9303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7CB411303)资助。
  • 刊名:地层学杂志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6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全国地层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主编:陈旭 沙金庚
  • 地址:地层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邮编:210008
  • 电子信箱:dicengxue@263.net
  • 网址:www.nigpas.ac.cn
  • 卷:34
  • 期:2
  • 期刊索取号:P510.6208
摘要
通过野外实地测量和遥感影像识别,并对不同剖面的发育状况进行了对比。新疆柯坪地区发育的二叠纪玄武岩共可分为8层,包括库普库兹曼组2层和开派兹雷克组6层。多层玄武岩是多期喷发作用的结果,每次喷发可以来自不同的岩浆房或火山通道,但岩浆源区基本一致。每期喷发作用都具有一定的序列,先是稳定的熔岩流,发育柱状节理,往上则为致密块状玄武岩,在喷发末期发育火山角砾岩或凝灰岩。多期玄武岩浆喷发作用,指示了该区二叠纪玄武岩的岩浆房经历了“积聚—喷发—再积聚—再喷发”的过程,而熔融岩浆的源区则经历了不断“部分熔融”和“岩浆抽提”的过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