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洱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性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5
  • 作者:傅平青;吴丰昌;刘丛强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74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溶解有机质;沉积物间隙水;荧光;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洱海;地球化学特征
  • 起始页:338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030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2CB4123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0)
  • 刊名:水科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0
  • 主办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学会
  • 主编:胡四一
  • 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号
  • 邮编:210024
  • 电子信箱:skxj@chinajournal.net.cn
  • 卷:16
  • 期:03
  • 期刊索取号:P490.6144-29
  • 数据库收录: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对洱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有机质(DOM)含量、紫外一可见吸收、荧光以及分子量等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OC含量在沉积物一水界面明显富集,随后急剧下降,6cm处达到最小值,随后呈上升趋势。DOC与吸光度值、荧光发射光谱强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DOM的E3/E4值范围在1~6之间,绝大多数在1~3.5之间。表征DOM中腐殖质来源的指标荧光指数值处于1.48~1.59之间,说明DOM以陆源输人为主。此外,洱海沉积物间隙水DOM分子量分布呈多峰分布模式,重均分子量(Mw)值在1462~1953 Da之间,数均分子量(Mn)值在547~900Da之间,多分散性系数P值在2.02~3.05之间。随着沉积深度增大,Mw和Mn有略微的增大趋势,但变化不大。沉积物的氧化还原条件、微生物活动以及铁、锰氧化物等在沉积剖面的差异是控制间隙水中DOM各种地球化学特性的主要因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