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斑岩Cu-(Mo-Au)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及勘查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秦建华;丁俊;刘才泽;张启明
  • 单位1: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斑岩矿床;成矿构造环境;区域走滑断层;找矿方向
  • 起始页:78
  • 总页数:6
  • 刊名: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 主办单位: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主编:王剑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2号
  • 邮编:610081
  • 电子信箱:cdgeo@163.com
  • 网址:http://www.chengdu.cgs.gov.cn
  • 卷:30
  • 期:2
  • 期刊索取号:P371.06 357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统计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摘要
斑岩矿床是重要的矿床勘查目标。斑岩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研究有助于确定斑岩矿床的战略勘查方向。斑岩矿床形成的成矿构造环境包括板块汇聚边缘、大陆转换板块边界、陆内造山环境和非造山环境。本文重点对斑岩矿床在汇聚边缘和大陆转换板块边界的成矿构造环境及其勘查意义进行初步总结。构造变化对斑岩矿床的形成起到触发作用。微弱和中等程度的转换挤压应力最有利于岩浆的集聚、上升和就位。岩浆侵入可以是在广阔的转换挤压断层带内或在其周围局部呈引张的地区集中出现。对于斑岩矿床战略勘查方向而言,应注意研究区域走滑断层与侵入体的关系,加强对地表浅部喷气蚀变的识别。在我国西南地区已勘查发现的5个斑岩成矿带中,应注意沿区域走滑断裂构造方向开展找矿。从成矿构造环境与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对比来看,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可能是西南地区新的斑岩矿床勘查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