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古生代层序的古水深分析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1982
  • 作者:G.L.Benedict,Ⅲ;K.R.Walker
  • 译者:夏祖葆
  • 语种:中文
  • 起始页:107
  • 总页数:19
  • 刊名:国外地质资料选编
  • 是否内版:是
  • 主办单位:地质矿产部情报所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06627-571/1
摘要
本文论证了古水深测量对了解盆地构造所具有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我们对古生代层序进行水深分析的方法。前人有关古生代层序的研究,对沉降或水深问题是分别加以处理的。为了了解盆地构造,必须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利用生态地层格局内的化学、物理、生物和地层的水深标志,我们就能推断田纳西州东部古生代层序的绝对及相对水深梯度。在位于这个盆地层序和盆地周边层序之内的几个地点,把累积的沉积厚度与同时发生的水深变化结合起来,我们便算出了中奥陶世盆地和毗邻陆架的沉降速度。这个盆地的最大沉降速度超过陆架沉降速度的8倍。
     将古水深数据用来编制“水深地层”剖面和盆地演化过程中四个不同时期的古等深线图。这些剖面表明,这个层序内的大部分岩石单位具有多水深成因。古等深线图说明了盆地的几何形态在时间上的变化,并指出该盆地因来自南部和西南部的充填物而被“封闭”了。
     这次分析证明,存在一次中奥陶世的重要沉降事件,其沉降速度大于40厘米/1000年。由推断的沉积速度来看,这个事件的时间测定表明,在沉降与来自南部源区的沉积物到达盆地之间,隔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