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藏高原北缘公格尔山地区地形梯度的剖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赵尚民;程维明;周成虎;陈曦
  • 单位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单位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82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形梯度;公格尔山;线状地形剖面;带状地形剖面;SRTM-DEM数据
  • 起始页:753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177),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中国地貌空间格局图谱研究”(O88RA304SA)资助。
  • 刊名: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编:陈述彭
  • 地址:北京大屯路甲11号
  • 邮编:100101
  • 电子信箱:dqxxkx@igsnrr.ac.cn
  • 网址:http://www.dqxxkx.cn
  • 卷:11
  • 期:6
  • 期刊索取号:P626.06 208-1
  • 数据库收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本文以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山脉的公格尔山地区为试验区域,基于SRTM-DEM数据,采用线状地形剖面和带状地形剖面的研究方法,对试验区从公格尔山顶到塔里木盆地的地形梯度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地形梯度与隆升过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线状地形剖面清晰直观,操作简单;带状剖面法能较好地反映区域的地形起伏状况。若将两种方法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区域地形研究,则会获得更好效果。(2)从塔里木盆地到公格尔山顶,地形抬升共分3个梯度:分别是从海拔高度2000m左右上升到约4500m,从约4500m上升到将近6000m,从将近6000m上升到约7500m。地形抬升的不同梯度可能对应着公格尔山晚新生代地貌形成过程的不同隆升过程;而每个抬升梯度的拐点,则对应着不同隆升过程形成海拔高度的分界点。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