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常熟地区水稻土饱和导水率的间接方法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张均华;刘建立;张佳宝;朱安宁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土壤饱和导水率;多元回归函数;人工神经网络;CIS
  • 起始页:778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ISSASIP0719);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10A06-03);973计划课题(2005CB121103);863专题课题(2006AA10Z208)
  • 刊名:土壤通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7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
  • 主编:张玉龙
  • 电子信箱:trtb@chinajournal.net.cn
  • 卷:41
  • 期:4
  • 期刊索取号:P390.66107-1
  • 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和生物学文献数据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作为直接试验的一种替代方法,利用土壤基本物理性质通过土壤转换函数预测饱和导水率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并且预测精度能满足实际研究的需要。本研究利用目前得到较多应用的9种基于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的转换函数来构建、校正预测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经验公式,并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总体预测效果要优于基于多元回归分析建立的转换函数,并且Cosby(1984)在输入参数较少的基础上预测饱和导水率精度最高。本文以Cosby(1984)预测常熟水稻土壤饱和导水率,进一步利用GIS的空间描述能力与函数的定量分析能力,得到区域尺度饱和导水率的分布状况,为该地区区域尺度数值模拟的运行提供基础参数支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