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典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地球化学敏感性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何守阳;朱立军;董志芬;张熠;于晓红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深部物质与流体作用地球化学研究室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82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下水;敏感性;地球化学;岩溶;贵阳
  • 起始页:1176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63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6CB403202);贵州大学博士点矿床学基金项目
  • 刊名:环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编:欧阳自远
  • 地址: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 邮编:100085;100717
  • 电子信箱:hjkx@rcees.ac.cn;journal@mail.sciencep.com
  • 网址:http://www.hjkx.ac.cn
  • 卷:31
  • 期:5
  • 期刊索取号:P875.06 929-3
摘要
通过研究典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地球化学敏感性表明,地下水系统水化学阳离子以Ca2+、Mg2+为主,平均敏感指数分别为0.73和0.19;阴离子以HCO3-和SO42-为主,平均敏感指数分别为0.92和0.37;主量元素表现出明显的地球化学敏感性特征.研究区主量元素的地球化学敏感性依次为:HCO3->Ca2+>SO42->Mg2+>Cl->Na+>NO3->K+.运用敏感性最强的HCO3-敏感性指数(GSIHCO3-)对地下水系统进行敏感区域区划,GSIHCO3-<0.5的区域为低敏感区,0.5HCO3-<1的区域为中度敏感区,GSIHC03->1的区域为高敏感区.高敏感区域地下水系统可能成为污染物的汇和源,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频繁快速转化和相互补给可能形成两者交叉污染和叠加污染的恶性循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