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逆断层型地震地表破裂带滑动矢量计算方法探讨——以汶川地震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李涛;陈杰;黄明达;余松
  • 单位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逆断层型地震地表破裂带;滑动矢量;水平位移矢量;走滑位移;水平缩短 垂直位移;汉川地震;北川
  • 起始页:524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批准号:2008DFA20860)、 2009年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批准号:200808015)和汶川8.0级地震科学考察项目共同资助
  • 刊名:第四纪研究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8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
  • 主编:丁仲礼
  • 地址:北京9825信箱
  • 邮编:100029
  • 电子信箱:dsj@mail.igcas.ac.cn;dsjs@mail.igcas.ac.cn
  • 卷:29
  • 期:03
  • 期刊索取号:P515.206633-4
摘要
大震地表破裂带滑动矢量及其分布特征,是震后调查需要获得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由于逆断层型地震地表破裂带运动性质(正向逆冲或斜向逆冲)、破裂带走向的变化以及断错标志线、断层运动方向与断层走向间夹角的变化等等,均会导致视位移的产生,使得野外位移测量数据复杂化。滑动矢量作为一个三维空间的量,代表了各破裂点或破裂面在地表或近地表的运动轨迹,较之其各分量,能够更准确更直观地反应出破裂带的性质和运动学特征。文章讨论了滑动矢量的计算方法,重点讨论了利用两条不平行断错标志线计算滑动矢量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我们对汶川地震映秀-北川地表破裂带北段北川县城附近若干点的滑动矢量进行了计算,对地表破裂带的性质和运动学特征进行了讨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