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襄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沉降史分析与构造演化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夏东领;胡望水
  • 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 单位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生年:1973
  • 学历:博士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沉降史;平衡剖面;构造演化;南襄盆地
  • 起始页:17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P04017)。
  • 刊名:石油天然气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编:胡文宝
  • 电子信箱:xb_syb@yangtzeu.edu.cn
  • 网址:http://yangtezu.edu.cn
  • 卷:32
  • 期:1
  • 期刊索取号:P452.066196
  • 数据库收录:《中国石油文摘》固定收录期刊;《古生物学文摘》固定收录期刊;《电子科技文摘》固定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固定收录期刊;美国《石油文摘》(PA)固定收录期刊;美国《地质学题录与索引》(BIG)固定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Pж)固定收录期刊
摘要
应用沉降史分析和平衡剖面技术,通过对南襄盆地典型井的沉降史模拟及典型剖面的回剥,分析了南襄盆地的沉降史和构造发育史,并对盆地内各凹陷的沉降做出比较,进而反映该盆地的构造沉降特征和构造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南襄盆地经历了中生代和新生代两期成盆过程,划分为白垩纪基底差异裂陷、白垩纪末期基底差异反转、古近纪基底差异裂陷、古近纪末期基底差异反转及新近纪基底整体拗陷5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两期成盆作用差异较大,盆地沉降中心发生明显迁移,从而造成各凹陷地层结构的差异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