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云南临沧地区公路两侧紫茎泽兰分布格局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张黎;马友鑫;李红梅;刘文俊;曹智伟;张强
  • 单位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82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紫苇泽兰;分布格局;公路效应;外来植物;临沧地区
  • 起始页:516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0321)
  • 刊名:生态环境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2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土壤学会
  • 主编:李定强;赵其国
  • 电子信箱:editor@jeesci.com
  • 网址:http://www.jeesci.com
  • 卷:16
  • 期:2
  • 期刊索取号:P390.6107-3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云南省临沧地区是我国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传入最早和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文章在该地区选取典型路段并设置了10个样地,以等级、路宽、路面状况、路龄、人类活动干扰不同的7条公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紫茎泽兰生物量、株高和株数与距公路距离、公路宽度、景观类型、坡向及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公路对紫茎泽兰生物量和株高有显著影响的最远距离为24m,而对株数的影响达34 m;6m宽的公路对紫茎泽兰生物最和株数影响最显著,且路龄越长、交通干扰越大的公路两侧的紫茎泽兰入侵危害越严重;紫茎泽兰在公路附近的撂荒地和次生林两个景观类型中入侵危害严重,景观类型对生物量与坡向对株高的影响不显著,位于南坡公路附近的紫茎泽兰生物最和株数最高,研究发现公路附近紫茎泽兰总生物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在1700 m达最大,随后则降低。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