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大陆构造中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4
  • 作者:张国伟;郭安林;姚安平
  • 单位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
  • 出生年:1939
  • 职称: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西秦岭—松潘构造结;三大构造动力学体系;交接转换;印支期;东古特提斯域
  • 起始页:23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重点资助项目(40234041)
  • 刊名:地学前缘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94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编:霍裕生
  • 地址:北京学院路29号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frontier@cugb.edu.cn
  • 网址:http://www.cugb.edu.cn
  • 卷:11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06.6208-8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位于中国大陆中部的西秦岭一松潘大陆构造结属于地壳尺度上的巨型构造。该巨型构造是在中国大陆完成其主体拼合过程中,在特提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太平洋和古亚洲及其后的环西伯利亚弧形构造三大构造动力学体系共同作用下,由构成中国大陆的主要造山带及地块交接汇聚而成,成为东西向的中国大陆中央造山系、近南北向的川滇—贺兰构造带和中新生代以来形成的青藏高原之间交接转换的关键构造域。在先期构造基础上,构造结形成具有东、西和北三个重要边界以及内部东北、东南、西南和南端等多个具体构造结点。其内部主干构造勉略—阿尼玛卿构造带又将其划作西秦岭和松潘地块南北两部分。西秦岭—松潘构造结主要形成于中国大陆印支主拼合期,并叠加印支期后陆内构造。构造结内组成与结构复杂,构造样式繁多,包含有丰富的大陆地质信息,实属研究中国大陆地质与大陆动力学不可多得的天然实验室。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