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建立在雷达卫星影像判读基础上四川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江娃利;张景发;谢新生;刘旭东;龚丽霞;姜文亮;孙昌斌
  • 单位1: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职称: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雷达卫星影像;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地震地表破裂
  • 起始页:426
  • 总页数:13
  • 经费资助: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批准号:ZDJ2008-33和36)资助
  • 刊名:第四纪研究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8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
  • 主编:丁仲礼
  • 地址:北京9825信箱
  • 邮编:100029
  • 电子信箱:dsj@mail.igcas.ac.cn;dsjs@mail.igcas.ac.cn
  • 卷:29
  • 期:03
  • 期刊索取号:P515.206633-4
摘要
介绍了应用雷达卫星影像对四川龙门山活动断裂开展断错地貌判读结果,展示了龙门山构造带4条分支断裂9个点位的雷达卫星影像图像、11个点位的野外调查结果及6个点位与断层活动性有关的地层测年。在11个野外调查点位中,位于青城山北面4条断裂8个点位均出现2008年5.12汶川Ms58.0地震的地表破裂,其中包括沿青川断裂青溪段及金山寺断层沟谷出现的两条地表破裂,沿后山断裂带茂县北断层和汶川南七盘沟断层出现的地表破裂;沿中央断裂带北川和小鱼洞南2个点位出现的地表破裂;以及沿前山断裂汉旺台地前缘和青城山山前地表破裂点位。在这些地表破裂中,中央断裂带地表垂直位移为2-6m,青川断裂、后山断裂和前山断裂多数段地表断错垂直位移量为10-40cm。后者位移量虽小,也不应被忽视。本项研究结果表明,雷达卫星影像显示青川断裂与后山断裂带和中央断裂带右旋走滑明显。雷达卫星影像实地调查表明,前山断裂带南段的水口场-横山庙断裂带醒目的断错地貌引人注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