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湖北宜昌崆岭群孔兹岩系地球化学特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严溶;周汉文;曾雯;江麟生;周忠友;陈铁龙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 单位2:地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81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崆岭群;孔兹岩系;地球化学;大陆边缘;还原环境
  • 起始页:41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032010-B);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200113000017)
  • 刊名:地质科技情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地学
  • 主编:姚书振
  • 电子信箱:kjqb@cug.edu.cn
  • 卷:25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06 208-46
摘要
湖北宜昌崆岭群孔兹岩系由富铝片岩-片麻岩及榴线英岩类、长英质岩类及镁铁质麻粒岩类组成,其原岩分别为黏土岩、砂岩-杂砂岩和泥灰岩,富铝片麻岩的稀土元素分配型式接近北美页岩组合样(NASC),Eu显示负异常,而Ce基本无异常。富铝片麻岩和榴线英岩的微量元素分配形式与澳大利亚后太古代页岩(PAAS)接近。根据风化参数CIW,与NASC、PAAS相近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以及高w(LREE)/w(HREE)值与Eu负异常综合判断崆岭群孔兹岩系的原岩属于以花岗质岩石为蚀源区的陆屑沉积岩。根据富铝片麻岩和榴线英岩的δ(Ce)值(NASC标准化)及岩组中的石墨推断其原岩沉积环境为还原条件,根据δ(Ce)值(球粒陨石标准化)和镁铝含量比进一步判断其原岩沉积为大陆边缘的陆海过渡-海水沉积。由大量的碎屑沉积-少量化学沉积-有不同程度的化学沉积加入的大量碎屑沉积的沉积建造与岩组中石墨的变化推测该孔兹岩系原岩的形成可能与阜平、五台等旋回(期)的前吕梁旋回(期)黄陵-川中古陆块(或扬子陆块)的陆核形成有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