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沙海域礼乐盆地油气资源潜力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孙龙涛;孙珍;詹文欢;刘海龄;樊浩
  • 单位1: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
  • 出生年:1978
  • 学历:博士
  • 职称:助理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礼乐盆地;断裂;中生代;油气成藏;资源潜力;石油地质.
  • 起始页:137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No.KZCX2-YW-Q0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80602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07CB41170405);“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6BAB19B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No.SQ200714);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MSGI0706).
  • 刊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7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 主编:王亨君
  •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 邮编:430074
  • 电子信箱:xbb@cug.edu.cn;cjournal@cug.edu.cn
  • 卷:35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06.6 179
  • 数据库收录: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美国《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礼乐盆地是南沙海域热点研究区域.为揭示该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依据礼乐盆地地震剖面、钻井及拖网资料,对礼乐盆地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探讨该盆地的油气成藏潜力.中生代和古新世—早渐新世沉积是主要烃源岩;晚渐新世礁体以及中生代风化碎屑岩是主要储层;识别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礁体和中生代晚期风化剥蚀而形成的断块构造是最主要的圈闭类型.长期活动断层沟通底部中生代地层和浅层礁体,是主要的油气垂向运移输导体,控制了礼乐盆地油气的空间分布.晚中新世的菲律宾弧碰撞运动类似南海北部东沙运动,有利于排烃和油气运移,之后构造活动减弱,有利于稳定成藏.礼乐盆地具备油气成藏的6大要素条件,盆地中、东部断裂发育区是盆地油气运聚成藏的优势前景区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