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接触问题”引起的隧道病害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4
  • 作者:宋瑞刚;张顶立
  • 单位1: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 出生年:1979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隧道衬砌裂损;背后空洞;安全系数;衬砌与围岩间接触关系
  • 起始页:69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铁道部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1-G-027)
  • 刊名: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
  • 主编:张咸恭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 邮编:100081
  • 电子信箱:zgdh@chinajoumal.net.cn;zgdzzhyfzxb@periodicals.net.cn
  • 网址:http://zgdh.chinajournal.net.cnzgdzzhyfzxb@periodicals.net.cn
  • 卷:15
  • 期:04
  • 期刊索取号:P484.06208
  • 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
摘要
衬砌裂损是隧道病害中常见的问题,也是严重威胁结构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温度变化、水害、衬砌本身的强度和厚度不足以及混凝土耐久性降低外,隧道围岩压力变化是衬砌产生裂损直至破坏的主要原因。文章针对铁路运营隧道病害的检测结果,对衬砌背后空洞进行平面弹塑性计算分析,得出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空洞以及空洞群对结构各截面安全系数影响的系统认识,明确提出衬砌结构与围岩结合的不紧密性是恶化衬砌受力条件、造成围岩进一步松动、进而造成衬砌裂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还对直墙式及曲墙式衬砌所受到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曲墙式衬砌拱部结构能较好地将内力传递给边墙,由边墙部分承受较大的水平抗力,优化了整体结构的受力,从而降低背后空洞对衬砌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计算结果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合理解释了实际检测中的问题。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