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铝胁迫下不同耐铝小麦品种活性氧代谢差异及与小麦耐铝性的关系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杨野;郭再华;耿明建;王伟;宁大伟;赵竹青
  • 单位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小麦;铝毒;活性氧代谢酶
  • 起始页:177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115)
  • 刊名:生态环境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92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土壤学会
  • 主编:李定强;赵其国
  • 电子信箱:editor@jeesci.com
  • 网址:http://www.jeesci.com
  • 卷:19
  • 期:1
  • 期刊索取号:P390.6107-3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产生并累积活性氧从而破坏植物组织结构与功能,同时植物也可以通过改变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清除活性氧而减轻活性氧伤害以适应环境胁迫。为研究铝胁迫下不同耐铝小麦品种(Triticum aestivum L.)在活性氧代谢上的差异及与小麦耐铝性的关系,本试验选用小麦品种ET8(耐铝型)、ES8(铝敏感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耐铝小麦品种活性氧代谢变化上的差异。结果表明,50μmol·L-1铝处理24h,ET8和ES8活性氧含量显著升高,O-2产生速率增幅分别为10.5%和20.4%,H2O2含量增幅分别为3.3%和7.6%。ET8和ES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幅分别为11.9%和41.6%,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增幅为51.8%和77.8%,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增幅为54.4%和29.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幅为32.9%和38.4%,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增幅为83.1%和85.5%。虽然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后会清除一部分活性氧,但活性氧的累积仍然造成了膜脂的过氧化,ET8和ES8丙二醛(MDA)含量分别增加18.2%和50.0%,质膜透性也随着MDA含量的升高而增加,增幅分别为1.25倍和1.36倍。综上所述,不同耐铝品种间活性氧代谢的差异是小麦品种耐铝性差异显著的原因之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