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川口油田西南区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袁海科;郝世彦;张斌
  • 单位1: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 出生年:1960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川口油田;延长组;成藏条件;控制因素
  • 起始页:9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家973计划项目“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机理合富集分布规律”(编号:2003CB214602)资助
  • 刊名: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 主编:屈展
  • 地址:西安市南郊电子二路18号
  • 邮编:710065
  • 电子信箱:xbzr@xsyu.edu.cn
  • 卷:24
  • 期:6
  • 期刊索取号:P613.066 209
  • 数据库收录: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美国《石油文摘》(PA)源期刊;2000年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0年荣获“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2年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类优秀期刊”;2004/2005年获陕西省科技期刊学术类优秀奖;2005/2006年获陕西省科技期刊学术类优秀奖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川口油田西南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4+5储盖组合邻近主要烃源岩层(长7),且在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位于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储油砂体两侧及上部为漫滩沼泽及分流间湾沉积的泥岩、致密粉砂岩,构成上倾岩性遮挡,形成良好的岩性圈闭.油层主要分布在北北东走向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和北东向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主要受沉积相带、优质储盖组合和运移输导条件3大因素控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