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球的差异旋转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3
  • 作者:朱涛
  • 单位1:中国地震局地震数据信息中心
  • 出生年:1973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球;差异旋转;进展
  • 起始页:247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9834020)资助
  • 刊名:地球物理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6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编:刘光鼎
  • 邮编:100029
  • 电子信箱:shliu@cgs.org.cn
  • 网址:http://dqwj.chinajournal.net.cn
  • 卷:18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60.6 208-1
  • 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摘要
对于具有流体对流层的旋转星球,由于星球自转对对流的影响,必然会在星球对流层内部不同部分间以及星球的不同圈层间产生差异旋转(dofferittial rotatiorn)。所谓差异旋转是指旋转角速度随着深度(星球不同圈层的旋转角速度不同)以及纬度(同一圈层内部不同部分间的角速度不同)具有差异的现象。地球是一个多圈层的旋转系统,主要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幔、外核以及内核组成,大气圈和水圈具有明显的流体性质,并且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地幔、岩石圈和地幔之间的软流层以及外核均具有流体性质,而且在大气压力、热、重力和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发生了对流,这些对流运动一旦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就必然会致使地球各圈层间以及对流层内部不同部分间产生差异旋转,几个重要现象:基本地磁场的长期西漂、岩石圈的长期西漂、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周日长度波动)和固体内核各向异性对称轴的移动表明在固体地球内部各圈层一岩石圈、地幔、外核和内核间存在差异旋转.来自地震学上的数据证明了固体内核与地幔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旋榭,速率可达1.1°~ 3.0°/a,这跟其它数据如自由振荡数据以及地磁场长期西漂数据获得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差异。导致固体地球内核相对于地幔差异旋转的主要宏观机制为电磁力矩、引力矩(gravitational torque)、地形力矩(topogruphic torque)和粘滞力矩以及微观机制为对流流动、磁风和热风。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