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松辽盆地北部姚家组底部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侯艳平;朱德丰;任延广;任建业;解习农;庄新国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 单位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生年:1978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不整合面;姚家组一段;“盆”“山”耦合;晚白垩世;松辽盆地北部
  • 起始页:777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7208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9CB219308)资助。
  • 刊名:地质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58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编:钟大赉
  • 地址:北京9825信箱
  • 邮编:100029
  • 电子信箱:dzkx@mail.igcas.ac.cn
  • 卷:44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06 208-4
摘要
松辽盆地北部姚家组底部的不整合面(T1-1界面)为区域性不整合面,这一不整合面标志的隆升事件不仅控制了地层分布和层序划分,而且把盆地的坳陷阶段分为湖侵特征各不相同的两个亚阶段。姚一段的剥蚀区主要见于松辽盆地的东部和北部,反映造成这一隆升的挤压应力场来自其东南,与东亚大陆边缘移置地体的拼贴有关。松辽盆地是一个与燕山造山作用耦合发育的内陆盆地,坳陷(裂后热沉降)阶段的盆地发育受制于两个造山作用:西侧大兴安岭的热隆升和其东的东亚大陆边缘的地体拼贴引起的斜向汇聚—剪切造山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