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类球红细菌利用混合底物光合产氢特性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邓文武;叶姜瑜;秦艳;廖强
  • 单位1:西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82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混合底物;光合产氢;类球红细菌
  • 起始页:28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510020);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7BB6160)
  • 刊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8
  • 主管单位:湖北省环境保护厅
  • 主办单位: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编:袁道先
  • 地址:武汉市武昌八一路338号
  • 邮编:430072
  • 电子信箱:hjkxyjs@126.com;bjb@hbepb.gov.cn
  • 网址:http://fjks.chinajournal.net.cn
  • 卷:33
  • 期:11
  • 期刊索取号:P875.06 646
  • 数据库收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I)收录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收录期刊;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摘要
研究了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利用有机酸和糖类作为混合底物的光合产氢特性。初步研究了6种有机酸和3种糖类的产氢活性,并选用具有最大底物转化效率的琥珀酸钠和最大平均产氢速率的葡萄糖混合进行光合产氢,对底物利用和pH变化对产氢影响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类球红细菌利用混合底物可提高平均产氢速率、底物转化效率和底物利用率,琥珀酸钠和葡萄糖按15/15(mmol/L)混合最大平均产氢速率达19.1mL/(L·h),底物转化效率和底物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5.3%和13.3%。混合底物利用中的pH值调节和底物利用率提高是有利于类球红细菌的氢气产生提高的重要因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