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藏羌塘盆地东部中-上侏罗统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划分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张玉修;张开均;李勇;李亚林;谢尧武;黎兵
  • 单位1: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科学 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74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西藏;羌塘盆地;沉积相;碎屑岩;磁化率
  • 起始页:52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72137);1∶25万温泉兵站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146C003002)联合资助。
  • 刊名:大地物造与成矿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77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 主编:夏斌
  • 电子信箱:ddgz@gig.ac.cn;ddgz02@163.com
  • 卷:31
  • 期:1
  • 期刊索取号:P411.06228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详细野外剖面测量基础上,对羌塘盆地东部中-上侏罗统剖面主要岩类的宏观特征(颜色和构造)、物质组分、结构及磁化率等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区碎屑岩主要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等岩类,磁化率值呈现低→高→低→高→低(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雪山组)的规律性变化。综合沉积特征显示雀莫错组和雪山组主要为河流相-河控三角洲相沉积,布曲组为碳酸盐缓坡相沉积为主,夏里组主要为潮坪-泻湖相沉积,索瓦组主要为混积陆棚-泻湖-潮坪相沉积,中-晚侏罗世羌塘盆地古水深在下降的总趋势中呈现浅→深→浅→深→浅的升降旋回,盆地沉积中心由东向西迁移,区域构造演化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了盆地沉积面貌。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