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姬景红;张玉龙;黄毅;虞娜;张玉玲
  • 单位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9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保护地;渗灌;滴灌;沟灌;有机氮组分
  • 起始页:99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04EFN212100055);辽宁省科委“十五”重中之重项目(2001212001);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5L386);辽宁省重大农业攻关项目(2006215005)
  •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7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主编:邵明安
  • 电子信箱:journal@ms.iswc.ac.cn
  • 网址:http://www.iswc.ac.cn;http://www. periodicals.com.en
  • 卷:21
  • 期:6
  • 期刊索取号:P396.06144
  • 数据库收录:被英国的“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被《中国农业资源环境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林业文摘》、《环境科学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等本学科权威性文摘收录。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第四版)
摘要
用Bremner有机氮分组法测定了连续7年采用不同灌溉方法灌溉的保护地土壤各剖面层次有机氮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及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有机氮各组分占全氮的比例随土层深度增加的变化却无明显规律。用3种灌溉方法灌溉,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存在于0~50cm土层,50cm以下差异很小;相同土层,土壤有机态氮含量均以酸解氮为主,且酸解氮中各组分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的大小排列顺序均为,未知态氮>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在0~80cm土层,土壤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大多在58%~60%之间,只有渗灌处理0~10cm,10~20cm及沟灌处理0~10cm土层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4.21%,50.75%和48.02%;而非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大多在32%~36%之间。3种灌溉方法相比较,除个别层次外,酸解氮中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及氨态氮占全氮的比例在各土层中滴灌和渗灌处理均高于沟灌处理,而酸解未知态氮和非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则为沟灌处理高于滴灌和渗灌处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