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密度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运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段亮;夏四清;宋永会;Yvette M.Piceno;Slawomir W.Hermanowicz
  • 单位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学科技创新基地
  • 出生年:1983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微阵列基因芯片;微生物种群;变形细菌;16SrDNA;膜生物反应器
  • 起始页:3691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水专项辽河专项(2008ZX07208-001&003)
  • 刊名:环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编:欧阳自远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 邮编:100085
  • 电子信箱:hjkx@rcees.ac.cn
  • 网址:http://www.hjkx.ac.cn
  • 卷:30
  • 期:12
  • 期刊索取号:P875.06 929-3
摘要
应用基于16SrDNA的高密度微阵列基因芯片(Microarray)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内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多样性,Microarray共检测到1019种微生物。Proteobacteria是其中的优势种,共含有657种微生物,占总种群数量的64.5%左右。gamma Proteobacteria是Proteobacteria中的优势种,占35.8%左右,但相对含量一般并不高。betaProteobacteria虽然种群数量稍少,但其在荧光强度最高的前25种和50种微生物中比重最大,分别占40%和36%左右。通过比较微生物的相对荧光强度,发现Clostridia是系统中的优势微生物种属。一些常见的硝化细菌如Nitrosomonadaceae、Nitrospiraceae等也具有较高的含量。Microarray作为一种实时、高效、准确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可应用于废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