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矿场地表管线结垢物的物相组成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潘银华;陆现彩;王亚军;魏晓椿;曹仁雷
  • 单位1: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88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表输油管线;点蚀;结垢;SRB
  • 起始页:476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7CB815603);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GS081028406)
  • 刊名:矿物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主编:涂光炽
  •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水路46号
  • 邮编:550002
  • 电子信箱:kwxb@mails.gyig.ac.cn
  • 卷:30
  • 期:4
  • 期刊索取号:P310.66 967
摘要
管道结垢现象是困扰油田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多种分析技术研究了矿场地表输油管线腐蚀和结垢的物相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发现管道结垢物包括富铁矿物(硫化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和盐类矿物两类(重晶石、天青石和方解石等),并观察了管道内壁表面的腐蚀现象,结垢位于腐蚀部位内侧。推测这些结垢物的形成主要与硫酸盐还原菌(SRB)和化学沉淀有关。铁硫化物Fe9S8指示存在有SRB引起的微生物腐蚀作用,SRB的代谢产物在腐蚀部位周围堆积,宏观表现为点蚀。推测富铁结垢物的铁质主要来自管道腐蚀,而盐类结垢物则与油田卤水在地表的温度、压力和盐度变化有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