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岩性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昌建波;吴欣松;姚睿;张广;张伟
  • 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
  • 出生年:1982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门限深度;储集物性;双阳组;岩性油气藏;主控因素;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
  • 起始页:00048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中油吉林油田分公司“莫里青地区双阳组层序地层对比与储层分布规律研究”(JZ-16-19)
  • 刊名:特种油气藏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4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
  • 主编:张方礼
  • 电子信箱:tzyqc@petrochina.com.cn;tzyqc@vip.163.com
  • 网址:www.sogr.com.cn
  • 卷:17
  • 期:2
  • 期刊索取号:P450.6518
  • 数据库收录:被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全文收录;被美国石油文摘(PA)收录;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主要油藏类型为岩性油气藏,通过统计试油证实为油层的砂体的深度和储集物性分析认为,莫里青断陷古近系双阳组岩性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为围岩生烃条件和砂体物性条件:围岩供烃门限深度为2700m,双一段及双二段下部暗色泥岩能够大量排烃,为其中的岩性圈闭提供油气,断陷中部78%的岩性油藏在此深度之下;砂体达到聚烃门限需要孔隙度大于100%,渗透率大于0.8×10-3μm2,96%的油层物性在此门限值之上。解剖双阳组典型岩性油气藏认为,只有两主控因素均达到门限时,圈闭内才可能聚集油气成藏,当两主控因素条件较好时,可能形成含油气性较好的岩性圈闭油气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