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上扬子地区二叠系眼球状石灰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罗进雄;何幼斌
  • 单位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80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中—上扬子地区;二叠系;眼球状石灰岩;缺氧环境;上升流
  • 起始页:629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本文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南方二叠系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油气预测”(YPH08019)资助。
  • 刊名:地质论评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3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主编:任纪舜
  • 电子信箱:georeview@cags.ac.cn
  • 网址:www.geojournals.cn/georev
  • 卷:56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06.8208
摘要
眼球状石灰岩是中—上扬子地区二叠系一种具特殊构造的碳酸盐岩,由“眼球”和“眼皮”组成,广泛分布于中二叠统栖霞组下部和茅口组中一下部。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分析,碳、氧同位素分析及微量元素分析,对眼球状石灰岩的野外宏观特征、镜下微观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眼球”与“眼皮”宏观及微观特征差异明显,“眼球”颜色较浅,为较纯净的石灰岩,不显层理,生屑以藻类、腕足类、有孔虫和键类等为主,“眼皮”的颜色较深,泥质较“眼球”高,多数为含泥石灰岩,略显波状,生屑以介壳类为主,缺乏藻类,定向排列,且成岩作用相对较强烈I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眼球”与“眼皮”为相似成岩环境的产物;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眼球”为富氧沉积,“眼皮”为缺氧沉积;遗迹化石也表明“眼皮”为缺氧沉积。综合分析,提出“眼皮”可能为上升流作用的产物,眼球状石灰岩是受上升流作用的影响,由沉积和差异压实共同作用形成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