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扬子地区二叠系硅质岩成因分析及沉积环境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李红敬;解习农;周炼;苏明;彭伟;陈慧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3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硅质岩;稀土元素;沉积环境;二叠系;扬子地区
  • 起始页:564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海相油气勘探前瞻性项目(G0800-06-ZS-319);石油化工联合重点基金(40839910);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PMR200914);湖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2008CDA095)共同资助。
  • 刊名:石油实验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63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 主编:叶德燎
  • 电子信箱:sysydz@mail.wuxisuo.com sysd@chinajournal.net.cn
  • 卷:31
  • 期:6
  • 期刊索取号:P452.06167-12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扬子地区2个典型剖面即广元上寺剖面和罗甸纳水剖面的二叠系硅质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扬子板块不同地区不同产状的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存在差异,燧石条带和团块状硅质岩∑REE均小于层状硅质岩的∑REE;同一地区不同产状的硅质岩Ce/Ce*相差极小,而不同地区Ce/Ce*存在明显差异。硅质岩与围岩(灰岩和页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页岩的∑REE最高,其次为层状硅质岩,再次为灰岩,最低为燧石条带。通过系统的岩石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广元地区二叠系硅质岩以生物沉积为主,并有一定的热水沉积物质,其沉积环境为大陆边缘中下部;而黔南地区二叠系硅质岩是热水沉积为主,混有少量非热水成因的物质,其形成于远离陆源的洋盆环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