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工程岩体非线性蠕变损伤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伍国军;陈卫忠;曹俊杰;谭贤君
  • 单位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7
  • 学历:博士
  • 职称:助理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岩石力学;蠕变;本构模型;非线性;深部岩体;施工过程
  • 起始页:1184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7721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50720135906);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KJCX-YW-506)
  • 刊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主编:冯夏庭
  • 电子信箱:rock@whrsm.ac.cn
  • 网址:http://www.rockmech.org
  • 卷:29
  • 期:6
  • 期刊索取号:P478.066357
  • 数据库收录:EI核心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针对元件组合流变模型多半反映的是蠕变线性关系或发生加速蠕变时间过快的不足,根据工程现场压缩蠕变试验成果,提出工程岩体流变效应的损伤因子,建立非线性损伤黏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ABAQUS编制程序并采用压缩蠕变试验的数值模拟,验证蠕变模型和编制程序的正确性。最后,将此非线性蠕变损伤模型应用于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的施工开挖全过程的数值仿真,并对考虑损伤和未考虑损伤2种工况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岩体损伤工况下的围岩体塑性屈服范围和程度、洞壁位移值趋势能更客观地反映工程岩体的变形和破坏特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