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矿物微形貌及其意义探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杨克红;初凤友;赵建如;雷吉江;方银霞
  • 单位1:国家海洋局 第二海洋研究所 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科学院 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出生年:1979
  • 学历:博士
  • 职称:助理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冷泉碳酸盐岩;矿物;微形貌;南海
  • 起始页:345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2008313);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JG0708);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MSGL0708)
  • 刊名:矿物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研究院;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主编:涂光炽
  • 电子信箱:E-mail:kwxb@ms.gyig.ac.cn
  • 卷:29
  • 期:3
  • 期刊索取号:P310.66967
摘要
主要通过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该区结核状碳酸盐岩具有微孑L结构,这些微孔可能是甲烷渗漏的通道,并且结核状碳酸盐岩矿物堆积较为紧密;碳酸盐矿物的微形态呈近菱形、菱形、球状、丝状、短柱状、卵状等形态或集合体,其中球状碳酸盐具有微生物结构,由蠕虫状或丝状矿物组成,其他几种微形貌的碳酸盐矿物由纳米级的微晶颗粒组成。碳酸盐集合体微形貌和微晶颗粒在形态和大小上与甲烷氧化古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茵差别较大,由此推测在其沉淀过程中这两种细菌可能只是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其沉淀作用则与纳米细菌密切相关。在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中还发现了结晶程度不同的碳酸盐矿物连续生长的现象,以及一些未知的蘑菇状和管状矿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