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温度对大兴安岭北坡多年冻土湿地泥炭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王宪伟;李秀珍;吕久俊;孙菊;李宗梅;吴志丰
  • 单位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大兴安岭;冻土湿地;有机碳矿化
  • 起始页:00591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71013和40871245)资助
  • 刊名:第四纪研究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8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
  • 主编:丁仲礼
  • 电子信箱:dsj@mail.igcas.an.cn;dsjs@mail.igcas.an.cn
  • 卷:30
  • 期:3
  • 期刊索取号:P515.206633-4
摘要
温度是影响湿地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分解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分析温度对大兴安岭北坡连续多年冻土区湿地泥炭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其中采样点北极村、图强和壮林(52°45′~53°12′N,122°16′~122°46′E)位于大兴安岭的西北坡,而飞虎山和呼中(51°45′~52°09′N,122°57′~123°02′E)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北坡。室内培养实验在4个温度梯度下(5℃,100℃,15℃和20℃)进行,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释放的CO2采用碱液吸收法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机碳的矿化具有增加的趋势,在40天的培养期内,泥炭总的矿化量变化范围为24.87~112.92mg/g;同一温度下,泥炭矿化率随着培养时间具有先降低后稳定的趋势,两层泥炭(10~20cm和20~30cm)对温度的响应趋势基本相同,不过表层泥炭的矿化率和矿化量要高于深层泥炭。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值变化范围为2.03~2.41,而深层泥炭的Q10值相对较大,表明冻土湿地深层泥炭对增温的响应也较敏感,并且大兴安岭东北坡冻土湿地的Q10值要大于西北坡的冻土湿地,表明大兴安岭东北坡的冻土湿地对于气候变暖的响应将更强烈。并且基于Q10值的二元动力学方程很好的反映了大兴安岭北坡冻土湿地泥炭矿化随温度和时间的动态变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