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羌塘中央隆起带深部结构特征研究及其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贺日政;高锐;侯贺晟;邓功;卢占武;郑洪伟;管烨;李秋生;张季生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出生年:1973
  • 学历:博士
  • 职称:副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中央隆起带;宽频带地震观测
  • 起始页:900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2009-02-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40774051·4040401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基本科研业务费(J0707,J0803)、科技部中美国际合作(2006DFA21340)、国家地壳探测计划(SinoProbe-0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GDL0602)共同资助联合资助
  • 刊名:地球物理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主编:刘光鼎
  • 地址:北京市9825信箱
  • 邮编:100029
  • 电子信箱:prog@mail.igcas.ac.an;geophys@163.com
  • 网址:http://www.progeophys.cn
  • 卷:24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60.6208-1
  • 核心期刊:全国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摘要
羌塘含油气盆地是我国境内最大的中新生代海相沉积盆地。羌塘地体内的中央隆起将盆地分为南北两个盆地。中央隆起带构造属性认识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分歧,一是伸展环境下形成,整个羌塘盆地有着同一的基底。而另一认识其是一古特提斯缝合带,其两侧盆地具有不同的演化机制。调查羌塘中央隆起的深部结构特征及其与南北两侧的盆地间的构造关系是认识羌塘盆地基底性质及其油气远景之关键科学问题。尽管羌塘地体在青藏高原形成演化过程中遭到了强烈改造,但在收集并分析已有地球物理资料基础上认为其深部结构仍有可能被完整保存,因此,利用密集宽频带流动台网观测,获取其深部结构,进而研究其与两侧盆地关系,是当前羌塘含油气盆地研究之重要突破口,同时该项研究符合我国当前国家油气资源战略评估政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