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藏高原西南部赛利普超钾质火山岩富集地幔源区和岩石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制约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孙晨光;赵志丹;莫宣学;朱弟成;董国臣;周肃;陈海红;谢烈文;杨岳衡;孙金凤;于枫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出生年:1985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超钾质岩石;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地幔源区;赛利普;青藏高原
  • 起始页:249
  • 总页数:16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3020,40503005,40572048,40672044);中国地调局综合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同位素开放实验室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资助。
  • 刊名:岩石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5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卷:24
  • 期:2
  • 期刊索取号:P350.66357
摘要
西藏拉萨地块西南部赛利普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为一套含地幔包体的粗面安山岩,高K2O,MgO、Cr、Ni含量,K2O/Na2O比值和Mg#,为地幔低度部分熔融的原始岩浆,或经橄榄石、单斜辉石或Fe-Ti氧化物分离结晶。岩石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富集放射性成因Sr、Pb和Nd同位素,指示岩浆源区为富集地幔。采用LA-ICP-MS测定赛利普钾质-超钾质火山岩三件样品的18颗新生岩浆锆石U-Pb年龄为15.8~19. 2Ma,其中钾质岩石样品SL0628中11个点的加权平均值为17.7±0.3Ma,与他人获得的40Ar/39Ar年龄一致。三件样品中新生岩浆锆石的εHf(t)变化范围为-7.6~3.9,平均地壳模式年龄(tDMC=0.86~1.59Ga)变化较大,除两个分析点显示亏损特征外,总体显示富集特征,表明岩石源于富集源区,但有少量亏损地幔物质加入。三件样品共获得49颗继承锆石的U-Pb年龄介于20~1907Ma,其Hf同位素组成(εHf(t)=-25.9~5.3)和平均地壳模式年龄(tDMC=0.79~4.08Ga)变化较大;其中的37颗年龄较小的继承锆石(20~110Ma)指示地幔源区可能受到四期明显的岩浆改造事件(62.2~64.0Ma,43.3~55.1Ma,29.5~37.7Ma和20.1~27.4Ma)和两个岩浆活动间歇期(70~90Ma和37.7~43.3Ma)。在拉萨地块首次发现29.5~37.7Ma的岩浆活动,并发现与林子宗火山岩同期的、Hf同位素富集的岩浆活动(62.2~64.0Ma,εHf(t)=-21.2~3.0)。三件样品中49颗继承锆石的Hf同位素研究表明源区富集组分可能源自拉萨地块古老地壳基底和俯冲的印度大陆地壳。赛利普钾质-超钾质岩石形成可能是印度大陆地壳前缘撕裂和分段俯冲的结果。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