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气候变化的“地心说”——关于短期气候预测的新思维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1995
  • 作者:汤懋苍;高晓清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 出生年:1935
  • 职称: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短期气候变化;地球系统;地气耦合
  • 起始页:47
  • 总页数:10
  • 刊名:地球科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6
  • 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局;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 主编:刘全根
  • 地址:兰州市天水路236号
  • 邮编:730000
  • 卷:10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06208-147
摘要
通过对短期气候观测研究历史的回顾,提出了建立以“地圈”(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为主体的地气耦合模式,用来作为预测短期气候变化的方法。地球系统各子系统中,地圈的质量是水圈的103倍,是气圈的108倍,是生物圈的108倍。亦即整个地球系统中99%以上的质量集中在地圈中。“地圈”(特别是岩石圈)存在着各种时间尺度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必然影响到大气圈。对大气中≤10-2年的波动,大气圈本身的能耗水平,一般说来比岩石圈所给予的要高得多。故可将大气圈近似地处理为孤立系统。但对10-1~10l年的短期气候变化,“地圈”是否处于中心地位?文中给出了一些研究结果,证明了短期气候(10-1~101年)变化的根本原因在地球内部,大气圈基本上只是处于一种响应状态。气候变化是地球系统的变化在大气圈子系统中的反映,并将其称为“气候变化的地心说”。为了建立“地心说”预报体系,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1)扩充现有的资料观测和收集系统;(2)建立以地幔动力学为主体的地气耦合模式;(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最终建立数值模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