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星载SAR在海气边界层气象学中的应用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陈艳玲;丁晓利;黄珹;李志伟
  • 单位1: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
  • 单位2: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80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SAR;海气边界层;风矢量;相似理论
  • 起始页:238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香港RGC(polyu5157/05E)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04001)资助
  • 刊名:遥感技术与应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6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 主编:吴季
  • 地址: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 邮编:730000
  • 电子信箱:rsta@lzb.ac.cn
  • 卷:22
  • 期:2
  • 期刊索取号:P625.06 815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一种现代高空间分辨率成像侧视雷达,对地球表面海洋所成的图像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中尺度及亚中尺度海洋大气边界层的信息,因此对边界层气象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使用SAR研究海气边界层这一涵盖微波遥感、气象学及海洋学等学科的科学前沿课题在国内却少有文献报道。在此背景下,首先介绍了SAR反演海洋大气边界层的研究概况,回顾了SAR反演海气边界层参数的原理和方法。然后以2002年5月7日当地时间10时53分ERS-2卫星获取的香港地区(22.097°N,E114.300°E)SAR海洋图像为例,进行了反演风向风速的初步试验,最终获得了较高精度的风矢量。具体过程如下:先对SAR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ADC(Analog 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补偿、精确校准及斑点滤波等过程;然后利用经典的谱分析方法求得具有180°模糊度的风向,再用香港天文台气象浮标实测资料消除这一不确定性得到了真实的相对风向;紧接着利用CMOD4地球物理模式函数计算得到了海面上10m高的风速。与气象浮标站所记录的平均风速和风向比较,两个20km×20km大小的试验区域求得的风向误差分别为23.71°和7.00°,平均风速误差分别为0.18m/s和—0.12m/s。结果表明,如果对SAR预先进行严格的预处理,结合经典的谱分析方法和CMOD4模型,即可获取高精度的风矢量。这一结果为今后海洋大气边界层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