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上扬子地区地质结构类型与海相层系油气保存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沃玉进;汪新伟
  • 单位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生年:1966
  • 学历:博士
  •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质结构类型;褶皱-冲断带;保存条件;中、上扬子地区
  • 起始页:177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G0800-06-ZS-288)
  • 刊名: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0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 主编:王庭斌
  • 电子信箱:oil-gasgeology@pepris.com
  • 卷:30
  • 期:2
  • 期刊索取号:P450.6167-1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 美国GeoRef数据库源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野外构造剖面、地震-地质解释、钻井资料等,总结出中、上扬子地区发育单层、双层和三层结构等3大类共计11小类的地质结构类型,分5个区带剖析了区内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分带性与地质结构类型的晨布特征,并简要讨论了不同地质结构的成因,认为地质结构类型差异与变形带内主控断层所滑脱的深度密切相关。不同的滑脱深度决定了该地质结构类型中区域盖层的剥蚀程度及断层对油气保存的性质,从而决定了其油气保存条件。其中,单层稳定结构、双层结构的深部构造、三层结构的中部构造因区域盖层保存完好、主控断层多为烃源断层而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是油气勘探的有利构造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