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四川盆地川东南地区“源—盖”匹配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袁玉松;孙冬胜;周雁;李双建;汪新伟;张荣强;沃玉进;郑和荣
  • 单位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学历:博士后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泥质盖层;生烃史;排替压力史;封闭有效性;“源—盖”匹配;川东南
  • 起始页:831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974048);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05)的成果。
  • 刊名:地质论评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3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主编:任纪舜
  • 电子信箱:georeview@cags.ac.cn
  • 网址:www.geojournals.cn/georev
  • 卷:56
  • 期:6
  • 期刊索取号:P206.8208
摘要
采用重建烃源岩生烃史(“源”)和泥质盖层排替压力演化史(“盏”)的方法,研究源—盖动态匹配关系,以确定泥质盖层封闭动态有效性。针对川东南地区丁山1井泥质盖层封闭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南地区寒武系泥质盖层不仅封闭性能形成时间早(早于震旦系烃源岩生烃时间),而且排替压力大(最大排替压力高达26MPa),封闭能力强,具备封闭超高压气藏的能力,“源—盖”匹配关系好,对下伏烃源岩具备有效封盖作用;志留系泥质盖层虽然现今排替压力较大,但封闭性形成时间晚于下伏寒武系烃源岩生烃时间,“源—盖”匹配关系不理想,有效封闭性较差;二叠系和三叠系泥质盖层封闭性形成时间分别早于志留系和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时间,具备有效封闭能力,且最大排替压力都大于10MPa,可封闭高压气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