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桐柏北部宽坪群变泥质岩的变质作用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胡娟;刘晓春;曲玮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出生年:1981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变泥质岩;中级变质作用;宽坪群;桐柏北部
  • 起始页:104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825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47);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711812)
  • 刊名:地学前缘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4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
  • 主编:翟裕生
  • 电子信箱:frontier@cugb.edu.cn
  • 网址:http://www.earthsciencefrontiers.net.cn;http://www.cugb.edu.cn
  • 卷:17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06.6208-3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术;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桐柏北部宽坪群发育一套由斜长角闪岩、变泥质岩、大理岩以及石英岩夹层组成的中级变质岩石。本文选取4个含石榴变泥质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其中回龙寺组的一个样品含有特征的十字石+蓝晶石组合,而左老庄组的一个样品则含有夕线石。回龙寺组样品中的石榴石均具有明显的进变质成分环带,而左老庄组样品中的石榴石均遭受到晚期低温扩散的影响,所以在计算其形成条件时选取了生长于峰期变质阶段的特定部位。运用传统的石榴石-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石英地质温压计估算回龙寺组的变质p-T区间为590~610℃、0.95~1.14GPa,左老庄组为630~650℃、0.65~0.89GPa,分别相当于低角闪岩相和高角闪岩相。这一结果与变质反应曲线所限定的温压范围基本一致,并且后者中还存在由蓝晶石区域向相对高温低压的夕线石区域转变的过程。低高角闪岩相的宽坪群与低角闪岩相的二郎坪群和麻粒岩相的秦岭群紧密伴生,且变质时代近于一致(440~400Ma),说明华北南缘在志留纪—早泥盆世发生了岛弧、微陆块与华北板块大陆边缘的碰撞造山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