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岩溶土壤微生物特征——以广西马山弄拉峰丛洼地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沈利娜;邓新辉;蒋忠诚;覃星铭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单位2: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82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岩溶;土壤微生物;植被演替;广西弄拉
  • 起始页:310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06BAC01A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72151)
  • 刊名:中国岩溶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 主编:刘再平
  • 地址: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
  • 邮编:541004
  • 电子信箱:carso@163.com
  • 卷:26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22.06 141
摘要
岩溶区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通过改变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分布。本文采用稀释平板测数法和土壤常规分析对弄拉峰丛洼地5个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种群分布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分布随演替阶段和土壤深度显著变化,细菌约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90%以上,占绝对优势,微生物总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微生物总量在上层表现为顶级林>灌丛>乔幼林>灌草丛>草丛,在中层则表现为灌丛>乔幼林>顶级林>灌草丛>草丛,在下层表现为灌丛>顶级林>乔幼林。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发现不同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有效N、土壤空隙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74和0.66,与土壤pH值、MgO、Al2O3等含量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0.65,-0.6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