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两类三角洲沉积机理探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1
  • 作者:何义中;陈洪德;张锦泉
  • 单位1:成都理工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成因机理;沉积模式
  • 起始页:68
  • 总页数:4
  • 刊名: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0
  • 主办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荆州新区勘探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 主编:骆传才
  •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刑南路24号
  • 邮编:434100
  • 卷:22
  • 期:1
  • 期刊索取号:P450.69167-1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发育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和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两种类型的三角洲。这两类三角洲与经典的三角洲模式不同的是,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分别构成了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和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的骨架砂体,而不是传统认为的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控制石炭-二叠系两类三角洲发育的主要是河流类型、地形坡度、水体深浅、不同水体密度差及河流沉积作用和湖泊的分散作用等。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主要发育于曲流河水系,沉积物较细,地形坡度平缓,喷流机制为似等密度流,水体密度较大,以河流、波浪和潮汐作用为主;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主要发育干网状河水系,沉积物较粗,地形坡度较小,喷流机制属高密度流,水体密度较小,湖泊分散作用较强,沉积作用相对较弱.根据两类三角洲的特征分别建立了它们的沉积模式,并指出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的平原相带呈透镜状或带状分布的分流河道砂体是有利的勘探方向和目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