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长兴组海侵生物礁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曾德铭;王兴志;伍辉;张帆;王一刚
  • 单位1: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出生年:1978
  • 职称:讲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四川盆地;长兴组;生物礁;岩性组合;储集性;分布
  • 起始页:677
  • 总页数:3
  • 经费资助:西南石油大学校级科技基金(2007XJZ047)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911)共同资助
  • 刊名:新疆石油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
  • 创刊时间:1980
  • 主管单位:新疆油田公司
  • 主办单位:新疆石油学会
  • 主编:夏明生
  • 地址:新疆克拉玛依市准噶尔路32号
  • 邮编:100044
  • 电子信箱:xjpg@petrochina.com.en
  • 网址:http://www.yjy.xj.cnpe.com.en
  • 卷:30
  • 期:06
  • 期刊索取号:P452.06724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四川盆地东北部晚二叠世长兴期为碳酸盐台地-盆地(海槽)环境。在台地边缘和局部高地发育了较多的台地边缘礁和台内点礁。根据海平面上升速度和生物礁生长速度将这些生物礁划分为海侵追补型和海侵并进型,并对这两种类型的生物礁岩性组合、储集性及影响因素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并进型生物礁为水体向上变浅的岩性组合,经历白云岩化和埋藏溶解作用的强烈改造,白云岩和次生孔隙发育,储集性较好,主要分布于开江—梁平附近及其西南部的长兴组中、上部,为最有利的勘探区块。追补型生物礁为向上变深的岩性组合,主要由石灰岩组成,储集空间较少,储集性较差,主要分布于城口—鄂西地区以西的长兴组中、下部,在有裂缝的区域,可作为较有利的勘探区块。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