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UV-B辐射对海带幼孢子体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刘素;张全胜;李伟;鞠青;唐学玺
  • 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生态学实验室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UV-B辐射;N、P缺乏;海带幼孢子体;生长;生理
  • 起始页:937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25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5-0597)资助
  • 刊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9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 主编:管华诗
  • 卷:38
  • 期:6
  • 期刊索取号:P226.066110-1
  • 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
摘要
探讨UV-B辐射对海带幼孢子体的影响,运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高(93.6J·m-2·d-l)、中(46.8J·m-2.d-1)、低(11.7J.m-2.d-l)3个剂量的UV-B辐射对海带幼孢子体生长和生理状况的影响。辐射处理期间(第2~10天),3个辐射剂量处理组的海带幼孢子体体长和体重的相对增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J·m-2·d-1);第6~10天期间,低剂量处理组和高剂量处理组的叶绿素a(Chl-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前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后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中、高剂量处理组的ATP酶活性在整个实验期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氮(N)、磷(P)元素缺乏与中剂量UV-B联合作用条件下的海带幼孢子体体长、体重相对增长率与中剂量单独处理组无显著差异;辐射处理初期(第2~4天),N、P缺乏与中剂量UV-B辐射共同处理组的ATP酶活性明显高于单独辐射处理组,后期(第10天)则显著低于单独辐射处理组;N、P元素缺乏加剧了中剂量UV-B辐射对海带幼孢子体Chl-a含量的影响效应,N、P缺乏与中剂量UV-B辐射共同处理组的Chl-a含量显著低于中剂量UV-B辐射处理组。在高剂量UV-B辐射处理的同时,附加一定强度的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400~700 nm)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UV-B辐射对海带幼孢子体生长和生理状况的影响程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