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海面溢油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4
  • 作者:王丽;卓林;何鹰;赵英;李伟;王小如;FrankLee
  • 单位1:厦门大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3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溢油鉴别
  • 起始页:1537
  • 总页数:3
  • 经费资助: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01AA635040)资助项目
  • 刊名: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 主编:黄本立
  • 地址:北京海淀区魏公村学院南路76号
  • 邮编:100081
  • 电子信箱:chngpxygpfx@vip.sina.com
  • 卷:24
  • 期:12
  • 期刊索取号:P342.06220
  • 核心期刊:1981年创刊物理类、化学核心期刊
摘要
为快速了解和掌握海面溢油的种类,以便采取应急措施,提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鉴别海面溢油的方法。自行配制了56个汽油、柴油、润滑油的模拟海水样品,用有机溶剂萃取出海水中的溢油后记录其近红外光谱,将原始光谱进行多元散射校正(MSC)和Norris一阶导数平滑预处理后,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不同种类溢油样品特征的基础上引入马氏距离建立溢油样品的识别模型。研究了光谱预处理对溢油鉴别的影响;探讨了马氏距离阈值的确定。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可将原始数据压缩而马氏距离判别可给出离群点的阈值,本文建立的校正模型能正确判别浓度在0.4 μL.mL-1以上的溢油类别,为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校正模型进行海面实际溢油样品的分类提供了思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