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汽车领域石油替代的可能性——现状、政策和长期展望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沈中元
  • 单位1: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汽车领域;石油替代;政策;普及现状;LPG;CNG;LNG;乙醇;甲醇;DME(二甲醚);生物柴油;CTL(煤炭液化);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 起始页:6
  • 总页数:10
  • 刊名:国际石油经济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93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 主编:杨朝红
  • 地址:北京安德路112号
  • 邮编:100011
  • 电子信箱:ipecon@263.net
  • 网址:http://www.petroecon.com.cn
  • 卷:14
  • 期:11
  • 期刊索取号:P710.3 627
  • 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摘要
进入高油价时代,汽车领域的石油替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作为一个汽车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国家,中国汽车领域的石油替代燃料的发展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巨大的影响。文章以各种替代燃料——LPG、CNG、LNG、乙醇、甲醇、DME(二甲醚)、生物柴油、CTL(煤炭液化),以及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分析对象,介绍和分析了中国政府对于各种替代燃料的态度、政策以及各种替代燃料的普及现状,并从能源供给的安全性、替代燃料的经济性、大气环境性能(尾气排放)、综合效率(能源效率和CO2排放量)以及汽车性能五个方面就中国2030年石油替代燃料普及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种汽车替代燃料中,煤炭液化(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和生物燃料是最有希望的两种替代燃料。如果在2030年这两种燃料的产量能够分别达到2000万吨,届时中国汽车所需的石油消费量将可以从1.4亿吨下降至1.0亿吨。同时,石油替代项目与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和环境等问题都密切相关,所以应该始终将能源问题放在全局中通盘考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