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云南永胜宝坪滑覆构造聚矿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3
  • 作者:钟康惠;刘肇昌;舒良树;李凡友;施央申
  • 单位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单位2: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64
  • 学历:博士生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质学;聚矿构造;滑覆构造;同构造地下热水后成矿床;永胜宝坪铜矿;滇西北
  • 起始页:226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本文受国家“西南‘三江’地区中、南段试验区铜、金等矿产快速勘查评价的综合示范研究”项目(编号:96-914-01-03);中国有色总公司“三江(云南)喜马拉雅期构造与铜金多金属成矿关系研究”项目(编号:97-S-1)共同资助
  • 刊名:矿床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科技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主编:宋叔和
  • 电子信箱:minerald@163.net
  • 卷:22
  • 期:3
  • 期刊索取号:P410.6967
摘要
文章通过对云南永胜宝坪矿床构造地质填图、同构造石英脉及含铜石英脉型矿石的热活化法ESR定年研究,结合区域地层接触关系、构造及其年代学等结果,发现宝坪矿床受控于程海逆冲断裂上盘发育的滑覆构造,主要成矿作用的发生及滑覆构造的形成与整个盐源-丽江构造带于喜马拉雅早中期陆内褶皱造山同时发生,工业矿体的形成主要与同构造地下含铜热水活动有关。经勘查证实,矿化严格受滑覆构造控制,并具明显分带性:与深部构造岩浆带联通的后部张性断裂带构成导矿构造,伴脉状矿化;平卧叠褶的软、硬岩层互层系组成的中部和前部带,因缓倾顺层剥离剪切糜棱岩发育,构成多级次屏蔽-容矿构造,赋存层状、似层状主矿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