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土壤中铜元素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鲁翠萍;刘文清;赵南京;刘立拓;陈东;张玉钧;刘建国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3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激光等离子体
  • 起始页:3132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知识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l-yw-06-01);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083H3b1581);所长基金课题项目(073H371141)资助
  • 刊名: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 主编:黄本立
  • 电子信箱:chngpxygpfx@vip.sina.com
  • 网址:http://www.gpxygpfx.com
  • 卷:30
  • 期:11
  • 期刊索取号:P342.06220
  • 数据库收录:已被国内外CSCD,SCI,Ei,CA,AA,PЖ,MEDLINE等文献机构收录
  • 核心期刊:本刊系中国物理类、化学类核心期刊
摘要
利用Nd∶YAG脉冲激光器(1 064 nm)作为光源,以高分辨率、宽光谱段的中阶梯光栅光谱仪和ICCD为谱线分离与探测器件,测量并分析了土壤中铜元素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特性。以铜的327.396 nm特征谱线作为分析线,在同一浓度下,固定探测器门宽,通过调节延迟时间,得到铜元素的衰变特性,确定了铜元素的最佳延迟时间为1.1 μs。测定不同铜浓度下的特征谱线强度,表明在低浓度下,谱线强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文章给出了铜元素的定标曲线,并计算得到铜元素的检测限为13.36 μg·g-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