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东南沿海中、新生代火山旋回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1997
  • 作者:尹家衡;黄光昭
  • 单位1: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 出生年:1937
  • 学历:大学本科
  • 职称: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火山岩;火山-侵入杂岩;火山旋回;火山岩系;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区;中国东南沿海
  • 起始页:167
  • 总页数:24
  • 刊名:火山地质与矿产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主办单位: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 主编:周济元
  • 地址:南京中山路534号
  • 邮编:210016
  • 卷:16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0141-6
摘要
中国东南沿海中、新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带,是环太平洋构造-岩浆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布总面积约30万km2,火山活动时间从早三叠世到第四纪。该岩带基底由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海南板块等三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组成。该区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可根据其地区差异,构造环境、岩浆源区性质与基底构造背景不同等因素,以主要区域深大断裂为界,划分为浙东-闽东、浙西-赣东北、闽西-赣中、粤东、粤西-桂东南、雷琼及台湾等7个构造-岩浆活动区。火山岩可分为三个火山岩系,共9个火山旋回。早中生代火山岩系包括了3个火山旋回;第一旋回(T)为一套海相英安质和低硅流纹质火山岩;第二旋回(J1)与第三旋回(J2)均为一套双峰式岩石组合,为较典型的拉张应力环境中的火山产物。晚中生代火山岩系包括4个火山旋回I第一旋回(J3)和第二旋回(J2)以英安质和流纹质火山岩占绝对优势,它们构成了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杂岩的主体;第三旋回(K1)与第四旋回(K2)火山岩总体属高钾钙碱系列,并具向碱性系列过渡特征,火山岩产生于弱拉张环境。新生代火山岩系包括两个火山旋回;第一旋回(E-N)火山岩可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碱性中性岩、碱性岩及酸性岩五大类,其产出多受NE、NW及EW向三组断裂构造控制;第二旋回(Q)火山岩仅见于台湾及雷琼地区,可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两大类,其形成则与板块构造活动更直接有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